
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 孕嬰知識 > 6個月的寶寶怎么添加輔食,米粉應該吃多少?
最近在網上或者身邊,總能看到身體很胖很萌的寶寶視頻。但是有沒有考慮到這樣的寶寶不健康呢?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嬰幼兒生長曲線圖,寶寶已嚴重超標了!那么為什么寶寶這么胖呢?原來是寶寶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,寶媽或奶奶認為寶寶愛吃米粉或其他主食,就沒有節制的喂食寶寶。不要給寶寶吃太多米糊,米糊里面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沒什么營養,就像我們吃米飯一樣吃多了會發胖,要少吃點。
寶寶的第一口輔食,通常是從含鐵米粉開始,因為米粉相對來說不容易過敏,而且這個階段之后,寶寶體內的的消化酶可以消化淀粉類食物了。有的寶寶比較喜歡吃米糊,家長就會給寶寶添加的比較多。覺得反正米粉跟奶一樣,只要寶寶吃飽就好了。連著幾天給寶寶吃了四五頓米粉,寶寶就消化不良便秘了。
碳水化合物吃多了為什么么會發胖呢?
人的主要能量來源于食品,而食品中主要靠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質這三種營養素提供熱量。在我們的食品結構中,碳水化合物提供60%以上的能量。但是一旦攝入碳水化合物的比例,占總能量的80%以上或40%以下都不利于健康。而過多的碳水化合物無法被身體吸收分解,就會轉換為脂肪囤積下來。
米粉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所以太多的食用就會引起寶寶發胖,不利于身體健康。嬰兒在生長發育期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是全方面的,這樣才能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。嬰幼兒對脂肪的需求量也是高于成人的,各種不飽和脂肪酸、類脂,對嬰幼兒視網膜、神經和腦部發育等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蛋白質能補充代謝的丟失和滿足生長中不斷增加的新組織需求,他也很重要。所以寶寶添加輔食后不是吃米粉越多越好,不可過量,以免造成營養不均衡。
嬰幼兒在添加輔食以后,除了添加含鐵米的粉外,還要均衡營養雨露均沾,比如:肉、蛋、魚、乳、蔬菜等食物,從中獲取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及膳食纖維,全面營養均衡。
每天寶寶到底該怎么搭配食品呢?
一般來說一歲以內的寶寶還是以乳制品為主(母乳或配方奶粉).開始添加米粉時應先1-2勺嘗試著讓寶寶適應,然后逐量添加,慢慢可代替一餐的飲奶量。
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7-24月齡嬰幼兒平衡膳食寶塔建議:
每天攝入的谷類食物建議20-75g
乳類500-700毫升
肉禽魚25-75g
雞蛋15-50g
蔬菜25-100g
水果25-100g
10-12月嬰兒一天膳食安排
早上7點:母乳或配方奶加米粉或其他輔食,以喂奶為主 需要時加輔食
早上10點:母乳或配方奶、
中午12點:各種厚稠或小顆粒輔食,可嘗試軟飯肉末 碎菜、
下午3點:母乳或配方奶,加水果泥或其他輔食喂奶為主 需要時加輔食
下午6點:各種厚糊狀或小顆粒狀輔食
晚上9點母乳或配方奶
當然再添加米粉時一定要選擇含鐵的米粉。有些家長在家自做米粉或喂食米湯感覺這樣安全。其實寶寶6個月以后體內的鐵減少,而米湯或奶粉中的含鐵量不能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,這樣就應該選擇含有鐵質的米粉,廠家會在生產中強化含鐵的指標,以防止寶寶貧血,滿足寶寶生長需求。
寶寶適應米粉后,就可以添加蔬菜泥、水果泥、肉泥等食物??梢噪S著寶寶長牙,能夠咀嚼了,通過添加肉、蛋、魚、粥、面條等含鐵量高的食物來鍛煉寶寶咀嚼能力,慢慢替代米粉。
奶粉不要和米粉混在一起喂寶寶
1、奶粉和米粉一起沖會破壞奶粉營養成分 奶粉是以牛奶或者羊奶為原材料制作的粉狀沖調食品,米粉則是以大米為原料制作的粉狀沖調食品。米粉作為輔食的一種,顧名思義就是主食以外的輔佐性食品,其營養成分相對嬰幼兒配方奶粉會低很多。米粉與奶粉一起沖調,就等于把米粉也當成了主食,豈不是“喧賓奪主”了。再者嬰幼兒配方奶粉有其專門的配方,水和奶粉的添加比例都是經過科學計算的,如果在沖調的過程中加入了其他的食品,都可能造成某些營養比例的改變,從而影響寶寶營養的吸收。米粉不能吃太多,寶寶容易飽腹,自然就不愿意吃奶粉了。為了寶寶能更好地吸收奶粉中的營養成分,最好奶粉與米粉分開吃。另外,奶粉沖調后的濃度和米粉的是不一樣的,奶粉的相對稀一些,米粉則較稠。如果米粉和奶粉一起沖調,可能會使得奶液變粘稠。寶寶喝了之后,可能會消化不良,影響寶寶的腸胃健康。
2、奶粉與米粉沖調水溫不同 媽媽們應該都知道,沖奶粉的水溫一般要求在40℃左右,米粉則是60℃~70℃,這是因為米粉相對奶粉會難溶解一些。奶粉對水溫的要求,除了是溶解要求外,最重要的還是對營養成分保護,水溫過高則會破壞了奶粉中的營養成分。米粉和奶粉一起沖,要用哪個水溫呢?用40℃的水溫,米粉不能充分溶解,寶寶怎么喝?用60℃~70℃水溫,奶粉的營養成分被破壞了,還有意義么?聰明的媽媽可能會先沖米粉,等到溫度合適后再加進奶粉,就大功告成啦!在這里,悄悄提醒下,這樣子其實又繞回到了第一個問題上,所以媽媽們還是不要“偷懶”為好。
總結:寶寶12個月以內,乳制品還是寶寶主要食物,任何輔食的添加都不要過量。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,這樣才能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。溫馨提示:母乳、配方奶粉、輔食中的鹽(鈉)含量基本已經達到寶寶需求。所以一歲以內的寶寶在制作輔食的時候應該不加鹽,最大限度保留食物原有的味道,保持清淡口味,這有助于提高寶寶們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,減少以后偏食挑食的風險。同時,清淡口味的食物也有助于減少嬰兒對鈉的攝入,降低其兒童期和成人期發生高血壓的風險。除了鹽之外,還應該不加糖及其它刺激性調味品。